今日更新消息 冰山冷熱關聯重組被指涉利益安排 淨利四連降首虧2.7億賬麵僅4億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去年底賣掉的公司,如今卻要將其買回來,冰山冷熱(000530.SZ)的奇怪操作讓人起疑。
8月3日晚間,冰山冷熱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交易對方收購三家公司部分股權,加碼主業布局。預計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這是一次關聯交易。三家標的公司,兩家是冰山冷熱的參股公司,另一家標的公司也曾是參股公司,幾個月前,公司將其出售。
同一標的,短短幾個月之間賣出又買回,冰山冷熱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此外,本次交易的主要對手方也是冰山冷熱的關聯方,其交易價格是否公允,尚未確定就已經受到了質疑。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冰山冷熱多次購買資產。但是,從經營業績方麵看,公司的經營多年未突破,近四年,公司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更是連續四年大幅下降,2021年現首虧,虧損金額達2.69億元。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保守估算,本次重組對價預計超13.52億元。但今年3月底,公司的貨幣資金為3.95億元,短期債務達2.16億元。
重組關聯方公司,冰山冷熱能借此突圍嗎?
時隔8個月買回參股公司
業內知名的製冷設備公司冰山冷熱籌劃重組,引發高度關注。
據披露,冰山冷熱擬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向三洋電機株式會社(以下簡稱“三洋電機”)購買鬆下壓縮機(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鬆下壓縮機”)60%股權和鬆下製冷(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鬆下製冷”)60%股權,向鬆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鬆下中國”)購買鬆下製冷40%股權和鬆下冷機係統(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鬆下冷機”)30%股權,向鬆下冷鏈(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鬆下冷鏈”)購買鬆下冷機25%股權。
上述公告顯示,冰山冷熱將收購鬆下製冷100%股權、鬆下壓縮機60%股權、鬆下冷機55%股權。
截至目前,冰山冷熱持有鬆下壓縮機40%股權、鬆下冷機20%股權。那麽,交易完成後,冰山冷熱將持有鬆下製冷100%股權、鬆下壓縮機100%股權、鬆下冷機75%股權,三家標的公司將全部納入合並報表範圍。
上述內容顯示,本次交易的三家標的公司,兩家目前為冰山冷熱的參股公司,構成關聯交易。實際上,另外一家標的公司鬆下製冷也曾是公司的參股公司。幾個月前,冰山冷熱將其所持股權出售給本次交易的對手方。
去年11月27日,冰山冷熱發布公告稱,為優化資產結構、助力主營業務改善,公司擬與鬆下中國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鬆下製冷40%股權全部轉讓給鬆下中國。
公告顯示,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鬆下製冷的淨利潤為601萬元、-5863萬元。
當時的交易,以截至2021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鬆下製冷100%股權的評估值為4.37億元,增值率為26.17%,40%股權的轉讓交易價格為1.75億元。
資料顯示,鬆下製冷的經營範圍包括環保及能源綜合利用的製冷製熱設備、空調機械、環保機械及相關聯的設備等的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安裝、售後服務及與此相關聯的其他業務。
目前,冰山冷熱未披露鬆下製冷的經營狀況以及本次交易的估值情況,交易價格亦未確定。
時隔八個月,賣出又買進,冰山冷熱為何要如此折騰?這中間是否有某種利益安排?
冰山冷熱與標的公司、交易對方還存在錯綜複雜的關聯關係。主要表現為,冰山冷熱的控股股東大連冰山集團的董事、監事中有鬆下中國董事擔任部分董事、監事,因此,鬆下中國為冰山冷熱的關聯法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持有冰山冷熱8.72%股份,亦為公司的關聯法人。鬆下冷鏈同樣是冰山冷熱關聯方,冰山冷熱及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分別持有其40%、60%股份。
此外,在日常經營中,冰山冷熱與三家標的公司往來頻繁。
冰山冷熱在2021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當年,公司向鬆下壓縮機、鬆下製冷和鬆下冷機三家公司采購商品金額分別為23.62萬元、594.27萬元、1.28萬元,銷售商品金額分別為2833.87萬元、4383.95萬元、3559.01萬元。
巨額收購資金從何而來
冰山冷熱本次籌劃的重組,是否存在利益輸送行為暫不可知,可以確定的是,公司需要大規模舉債才能完成本次收購。
去年底,冰山冷熱出售鬆下製冷時,其估值為4.37億元。正常情況下,相較去年上半年虧損近6000萬元而言,今年上半年,鬆下製冷的經營狀況會有所好轉。那麽,本次交易,預計交易價格在5億元左右。
2021年底,鬆下壓縮機總資產為15.85億元,淨資產為11.57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1.17億元、淨利潤8370萬元。據此判斷,鬆下壓縮機100%股權的估值超過12億元,本次交易的價格至少為7.2億元。
冰山冷熱未披露鬆下冷機的資產狀況及經營情況,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鬆下冷機的總資產為6.88億元、淨資產1.90億元,2020年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6.84億元、3246萬元。
如果以2020年的數據來預估,鬆下冷機100%股權估值超過2.40億元,那麽,本次交易的價格為1.32億元。
綜上,保守估算,本次重組,冰山冷熱至少需要支付13.52億元才能完成本次交易。
顯然,囊中羞澀的冰山冷熱是無力支付這筆“巨款”的。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冰山冷熱賬麵貨幣資金5.23億元,其中,受限資金為0.84億元,對應的債務為4.20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2.70億元。從這些數據看,賬麵的資金僅夠還債及維持正常經營。
到今年3月底,公司的貨幣資金為3.95億元,對應的債務為3.66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2.16億元。相較2021年底,今年一季度,公司財務狀況並無明顯改善。
那麽,本次重組,需要高達近14億元的資金從何而來?
從冰山冷熱近期公告來看,公司並無股權融資計劃,據此判斷,公司需要舉債來完成本次重組。屆時,必將加劇公司財務壓力。
冰山冷熱存在財務壓力與其自身的經營狀況有關。
冰山冷熱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1993年就已經登陸A股市場,至今已有30年。
wind數據顯示,上市以來,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累計數為24.82億元,年均盈利僅為0.82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04年至2017年,冰山冷熱實現的年度淨利潤年均超過億元,其中,2017年最高,為2.01億元,也是公司淨利潤首次超過2億元。然而,2018年開始,公司淨利潤持續下降。
具體為,2018年至2021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1.11億元、0.89億元、0.21億元、-2.69億元,同比下降幅度為44.96%、19.36%、76.05%、1360.76%。2021年淨利潤一降到底,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同期,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為0.46億元、0.21億元、0.06億元、-3.5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2.21%、53.32%、71.37%、5893.56%。
根據最新預告,今年上半年,冰山冷熱預計盈利2400萬元—28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但這是靠出售子公司蘇州冷王部分股權影響所致。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研發投入方麵,冰山冷熱在開倒車。早在2012年,公司研發投入就達0.79億元,2017年最高為0.94億元,近四年頻頻壓縮,2021年為0.65億元。
與研發投入相關的營業收入,2012年為15.22億元,2021年為20.89億元。由此可見,近10年間,公司的研發投入不增反降。
毫無疑問,冰山冷熱試圖借助本次重組突圍,但恐怕有點難度。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