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華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魏文華 - 人物簡介
魏文華,女,1937年1月出生,天津人,相聲、北京琴書演員。她生於曲藝世家。其父魏雅三係曲藝樂師,其母魏墨香係曲藝演員。其弟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魏文亮,其丈夫為劉文亨(1937-2001)。曆任天津市南開區曲藝團主要相聲演員、曲藝隊隊長,天津實驗曲藝團黨支部委員和曲藝隊隊長,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相聲、小品教師。⠀魏文華 - 人物生平
1947年 拜張文彬(綽號“瞎樸”)為師,學習相聲,學演了《六口人》 、《四輩》、《反七口》、《報菜名》等傳統段子。
1952年 拜武魁海為師,學演的段子有《八扇屏》、《富貴圖》、《暗八扇》、《黃鶴樓》、《捉放曹》等。
1956年 後以學唱型的節目為主,常演的段子有《學評戲》、《黃梅戲》、《學梆子》、《學大鼓》及《對坐數來寶》等。
1964年 後兼學北京琴書。
1965年 拜師關學曾,她學演的曲目有《楊八姐遊春》、《鞭打蘆花》、《洗油澡》等,頗受觀眾歡迎。“文革”期間她仍堅持演出北京琴書《磐石灣》等。
1996年 至1998年和魏文亮、王文玉等合作完成了傳統相聲《洋藥方》、《雜學唱》、《燈謎》、《學大鼓》、《學評戲》、《汾河灣》、《黃鶴樓》、《天文學》、《學梁祝》等。
1986年 調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從事教學管理。退休後,仍被校方聘為專業教師,教授中專和大專相聲課程,為培養、挖掘曲藝新人貢獻餘熱。
魏文華 - 相關軼事
“女同誌不適合說相聲”
⠀
魏文華是一位出色的傳統相聲演員,更是一位優秀的女相聲演員。而在相聲舞台上,說相聲的女同誌並不多見;而相聲曆史上,也很少有女相聲演員的資料
記載。因此,她的相聲表演更顯得難能可貴。
為什麽少有女同誌說相聲呢?魏文華解釋:“過去相聲在台上說話不大文明,更有一些相聲,特別是一些地方相聲,會使一些‘臭活兒’。聽老先生講,那時候都不讓女同誌登台說相聲。而一些經典傳統段子,也有許多是女同誌不可以說的。”她舉例,“像《白事會》、《大保鏢》、《大娶親》這樣的相聲,女同誌說不適合,因為沒有女同誌當保鏢什麽的。至於像《武墜子》這樣的,比較粗暴,就更不適合了!”
“像《八扇屏》、《報菜名》、《富貴圖》、《對對子》、《打燈謎》這樣的段子,女同誌就能說。”魏文華說,“女同誌不適合說相聲,因此,女相聲演員的活兒路子不寬。”魏文華說:“女相聲演員在台上要文明,站台上規規矩矩,要有風度、文雅,這樣才能讓觀眾有好感、不討厭。而女相聲演員使的活兒,也主要是以學唱、說唱為主。”
在不適合女同誌的傳統相聲舞台上,魏文華一站幾十年。“好些老觀眾見我都喊‘魏老師’,不喊我名字。我說:‘您這不敢當。’他們說:‘我們愛聽您的相聲,愛您的藝術。’”魏文華是一位著名的女相聲演員,憑著自己的相聲藝術,她贏得了觀眾的愛戴。
從相聲到北京琴書
⠀
很多人知道魏文華是相聲演員,但很少有人知道,魏文華還學過北京琴書,還是一位優秀的北京琴書演員。
“女相聲演員活兒的路子很窄,那時,同行就給出主意,讓我在相聲中主要學唱。”魏文華回憶,“那時,我跟張振圻老先生搭檔,他給我量活。張先生人很好,在他的幫助下,我在藝術上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到1963年的時候,因為政策原因,一大批女相聲演員轉業進入工廠,魏文華因為嗓子條件好,被留了下來,改學北京琴書。
1964年,魏文華正式拜北京琴書表演藝術家關學曾為師,學習北京琴書。“我當時在南開區曲藝團的時候,就根據錄音學了北京琴書《洗油澡》,後來,
關先生到天津長城戲院演出,我去拜訪他。關先生一看我的演出,非常喜歡,而我也就成為他在天津唯一的弟子。”
1984年,她被調入天津市曲藝團,一年後,魏文華來到中國北方曲藝學校擔任教務工作,直至1992年退休。兩年後,她被學校返聘,擔任學校相聲專業的教學工作。
北京琴書和相聲有些像
一直以來,女相聲演員都很少。到現在,很多說傳統相聲的女相聲演員已經故去了,現在還在世的,如於佑福、張文霞、田婉華等老師,都已經不登台了。“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現在還登台的,天津就我了。”魏文華說。
從小學相聲,大半輩子留在了相聲舞台,之後,又留在中國北方曲藝學校教授相聲,這輩子,魏文華和相聲是分不開的。說起教學工作,老太太很興奮:“第一屆,我教了8個女學員學相聲,現在除了一個,其他都幹這行。後來,我又教了一些男學員和女學員。”
北京琴書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在天津的發展並不好。麵對記者詢問,魏文華說,“北京琴書不好學,在天津又沒有唱開。關先生在北京,當時天津的演員想學都不好學,而現在,關先生也去世了。”魏文華老師解釋,“北京琴書的表演形式是半說半唱,比較通俗,與相聲有點相像,它的大部分說唱裏都有包袱,很讓觀眾喜歡。但是,北京琴書看起來簡單,卻不好唱,它沒有甩腔,觀眾聽著感覺快到高潮部分了,可它又沒有,唱起來總是在板內,觀眾鼓掌都不好鼓掌。”
魏文華 - 人物評價
⠀
魏文華見證過相聲的“撂地”時代,是一名資曆頗深的老相聲演員,憑借自己的藝術,她贏得了自己的觀眾。記者在“祝賀相聲藝術家常寶霆誕辰80周年暨舞台生活70周年”的相聲專場晚會上,觀看了魏文華表演的《學大鼓》 ,她一上場,台下氣氛熱烈,表演的相聲《學大鼓》,風格爽朗,十分出彩,從西河大鼓學唱到京韻大鼓,魏文華的“活兒”贏得了觀眾的讚歎!提及此,魏文華笑道:“我不說我的藝術如何、如何,但是,我有人緣,觀眾喜歡我。”
她憶起一次在北京參加某活動,“當時,有七、八位老先生圍上來對我說‘我們是您的忠實粉絲’。那時候,我還不知道粉絲是什麽意思。就問旁邊的相聲演員李金鬥,我說:‘鬥子,粉絲是什麽意思啊?’李金鬥說:‘就是您的忠實觀眾。’”這些忠實的觀眾,讓魏文華深深感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