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財聯社12月30日訊(記者 夏淑媛) 時值歲末,2024年險資資產支持計劃登記情況出爐。
從登記數量及規模來看,2024年險資資產支持計劃呈現出登記數量大增,規模縮水的趨勢。據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2024年12月30日,19家保險資管公司年內以來登記資產支持計劃102隻,合計規模4166.82億元。與2023年相比,2024年險資資產支持計劃登記數量增加24隻,但規模減少478.92億元。
從基礎資產來看,險資資產支持計劃投資基礎資產已從租賃金融、供應鏈融資等轉向消費金融、小微貸款等。
在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看來,保險資金如何通過資產證券化業務,有效盤活存量資產,提升資產的流動性和融資效率,進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是擺在行業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未來如何提升保險資金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其建議:一是以國家戰略為導向,激發證券化業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基礎,提升保險資管機構資產挖掘和產品的管理能力;三是深化行業合作,構建共贏生態。
2024年險資資產支持計劃登記數量增加24隻,規模縮水478.92億元
作為我國四大資產證券化業務之一,資產支持計劃又稱為“保險係ABS”,是保險資管公司等專業管理機構作為受托人設立支持計劃,以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麵向保險機構等合格投資者發行受益憑證的業務。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共有19家保險資管公司登記資產支持計劃102隻,合計規模為4166.82億元。整體來看,與2023年同期94隻相比,登記數量增加24隻,但較2023年4645.74億元規模縮水478.92億元,同比下滑11.49%。
據悉,2024年險資資產支持計劃登記規模減少主要受一季度、三季度拖累。
2024年一季度,9家保險資管公司登記資產支持計劃規模304.34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340.66億元,同比下滑52.82%。二季度,14家保險資管公司登記資產支持計劃規模927.93億元,與2023年同期948億元基本持平。
從三季度來看,險資登記資產支持計劃規模963.47億元,同比下降19.24%;四季度登記資產支持計劃規模1971.08億元,同比增長6%。
在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看來,受宏觀經濟影響,居民消費和實體融資需求偏弱等因素疊加導致市場總供給呈現下跌態勢。
具體來看,民生通惠資產登記產品數量最多,資產支持計劃達15隻;國壽投資、光大永明資產、大家資產登記數量分別為14隻、13隻、12隻;招商信諾資產、泰康資產各9隻,平安資管與百年保險資管均為5隻;其他11家保險資管機構登記數量均低於5隻。

在規模上,登記資產支持計劃超過500億元的保險資管公司僅有4家。其中,光大永明資產登記規模最高,為730億元;大家資產、民生通惠資產、國壽投資登記規模分別為660億元、572.71億元、547.9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險資資產支持計劃呈現小額、多隻的特點。2023年,登記規模超100億元的險資資產支持計劃6隻,而2024年登記產品規模均低於100億元。

基礎資產投資類別轉向,從租賃金融、供應鏈等到小微貸款、消費金融
作為一種新型融資工具,資產證券化天然具有盤活存量資產的優勢,有助於企業改善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
目前,存量資產支持計劃主要涉及債權、收(受)益權及權益類三類基礎資產。
其中,債權包含金融及融資租賃債權、消費金融債權、企業應收賬款債權、不良資產重組債權、保單質押貸款債權等;收(受)益權包含高速公路、供水、供電等未來經營收益權、租金收益權、信托受益權、私募基金份額收益權等;權益類包含未上市公司股權。
年內來看,隨著業務結構和模式的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基礎資產被納入資產證券化的資產池。在19家保險資管公司登記的102隻資產支持計劃中,基礎資產主要為消費金融及小微貸款、供應鏈資產、融資租賃、基金份額、重組債權等資產。
其中,消費金融及小微貸款類資產仍為占比最高的資產類型,供應鏈及融資租賃資產次之。
在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看來,此前險資登記的資產支持計劃基礎資產多為租賃金融、供應鏈融資等方麵資產,但近年來逐漸轉向消費金融、小微貸款等基礎資產。
據悉,2019年登記項目規模中占比最高的為融資租賃類資產;2020年以房地產供應鏈資產為主;2021年以來,消費金融及小微貸款類資產占比水平逐年增加。黃大智表示:“這些基礎資產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小額分散。它的單筆金額相較更小,而數量更多,因此今年的資產支持計劃呈現了小額多隻的特點”。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在促消費、穩增長、居民消費意願回暖,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常態化監管的背景下,消費金融業務明年有望增長。長期來看,資產支持計劃的規模和數量有望上升。
一方麵,險資在房地產、地方債等項目的資金到期後,麵臨著投資轉型的困境,而資產支持計劃是險資重要的轉型方向;另一方麵,險資資產支持計劃底層的基礎資產類別和涵蓋範圍在逐年增長,也為險資投資提供了轉型選擇。
在萬和證券副總裁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黃長清看來,國內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類型已經非常豐富,但與美國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以資產支持計劃為例,除了傳統的保單質押貸款證券化等,而像保費證券化和巨災風險證券化在中國內地尚未出現,而這兩種類型在美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已經比較常見。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