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閔行區 >芮城縣屬於哪個市(山西省芮城縣屬於哪個市) 正文

芮城縣屬於哪個市(山西省芮城縣屬於哪個市)

来源:天地經緯網   作者:唐雅明   时间:2025-07-05 07:47:23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芮城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芮城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芮城縣是山西省運城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山西省西南端,黃河中遊。全縣國土麵積1178.76平方公裏。全縣麵積1178.76平方公裏,轄7個鎮、3個鄉。

芮城縣屬於哪個市(山西省芮城縣屬於哪個市)

礦產有金、鎂、銅、磷、煤、石油、大理石、石灰石、紫砂石、白雲石、石英砂等。土特產主要有芝麻糖、無核蜜棗、麻片、醬菜、泡泡油糕。名勝古跡主要有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西侯渡遺址、大禹渡。

人口民族

據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芮城縣總人口為372773人。人口構成基本情況是:別構成男為189709人,占總人口50.89%;女為183064人,占總人口49.11%。

芮城縣家庭總戶數為96247戶,其中家庭戶95478戶,占99.2%;集體戶769戶,占0.8%。城鄉人口非農業人口28932人,占7.76%;農業人口343841人,占92.24%。接受大學教育的有4276人,占總人口的1.15%,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有38018人,占10.22%;接受初中教育的有163746人,占43.93%;接受小學教育的115294人,占30.92%。民族構成漢族人口372147人,占總人口的99.83%,少數民族626人,占0.17%。

2002年統計公報,芮城縣總人口38.06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3779萬。

芮城縣以漢族為主,有5個少數民族,為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苗族,總人數300多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約270餘人,主要集中在學張鄉高墊村,古魏鎮西關村。

曆史沿革

芮城縣風景芮城殷商時屬方國,稱"芮國",西周初分封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稱魏國,今縣城北有魏城遺址。魏城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置郡縣,魏屬河東郡。漢立河北縣於魏城,仍屬河東郡,相沿至晉。[1]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縣於今縣城。

隋初芮城縣屬蒲州唐武德二年(619年)設芮州,轄芮城、永樂、河北(平陸)等縣。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芮城、永樂縣屬永興路陝州。熙寧六年(1073年)廢永樂縣並入河東縣(永濟)。元、明、清芮城縣屬解州。

縣內行政區劃,明、清時代沿用都裏製。明初芮城縣設4都,每都10裏,共40裏。

民國36年(1947)4月29日芮城縣解放,芮城、永樂縣屬晉魯豫邊區太嶽行政區第三分區。

民國38年(1949)7月1日,永樂縣並入芮城縣,同年8月1日劃分山西省運城專區,芮城縣屬之。[1]

1953年建立鄉(鎮)製,芮城縣358個自然村劃歸為42個鄉(鎮)。至56年3月合並為15個鄉(鎮)。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實行政社合一建製,芮城縣50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分別組成4個公社,15個鄉改為管理區建屬公社。至1977年7月,增至16個公社。

1984年9月恢複鄉(鎮)建製,芮城縣分為3個鎮13個鄉,共309個行政村,698個自然村。

2001年撤並鄉鎮,嶺底鄉並入陌南鎮,大禹渡鄉並入南衛鄉,古仁鄉一分為三,分別並入學張鄉、大王鎮、永樂鎮,杜莊鄉並入陽城鎮,漢渡鄉、中瑤鄉並入風陵渡鎮,芮城縣分7鎮3鄉。

著名人物

呂洞賓(公元798-?)名岩,字洞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唐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芮城)人氏。

魏斯,芮城人,既魏國開國國君魏文侯。其在位期間獎勵耕戰,興修水利,進行改革,使魏國日益強大。公元前376年與趙、韓三家分晉,建立戰國七群之魏國,其祖父魏讎為晉國大夫,曾隨晉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佐晉文公成霸業。

段幹木,姓段幹,名木,芮城學張鄉下段村人,戰國初年魏國名士。師子夏,友田子方,為孔子再傳弟子。因其三人皆出於儒門,又先後為魏文侯師,故被後人稱為"河東三賢"。

潘德衝,字衝和,道教全真派上層人物。定宗二年(1245)主持興建永樂宮,他四處化緣集資,辛勤操勞,曆盡艱苦,為永樂宮建設貢獻畢生精力。1256年逝於永樂宮,1260年葬於永樂宮北之峨嵋嶺後。

楊振鐸(1905-1933)字警軒,曾化名楊澤,東壚鄉楊溝村(今遷東壚村)人。1930年任共青團江蘇地下省委及中共上海滬中區行動委員會,被捕入獄。後被叛徒出賣,1933年4月1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義,時年28歲。(獅子)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标签:

责任编辑:尊华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