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什麽是寡婦年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什麽是寡婦年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俗語“百年難遇寡婦年”,什麽叫做寡婦年?
寡婦年,又名滑頭年,平時人們口中常說的"寡婦年",就是指整個農曆年沒有立春的年份。
生活中農曆沒有"立春"的年份,被南方人稱為"盲年",而北方人則說是"寡婦年"。
這是因為,古人信奉陰陽之說,在一年之中,他們根據測景之術,分出了日照時間最長的"夏至"和最短的"冬至","夏至"代表陽氣最盛的日子,而"冬至"則是陰氣最重的一天。
古人看來,陰陽不僅指的是"氣",而且還是人類祖先。
在《淮南子.精神訓》中記載,"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期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
在古人的觀念中,陽是天,代表著男性男;陰是地,代表著女性,一年四季都與陰陽相配,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陰陽對於人來說,分別為少男、老父、少女、老母。而春天萬物複蘇,正是自然界中生育的季節,陰陽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諧。
《尚書》中記載”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穀。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闕民析,鳥獸孽尾。"
我們的祖先,其實在數千年前就觀察到了自然界的生殖規律,並把它記載了下來。所以,“春”,就代表著交配、生育。"春生、夏養、秋收、冬藏"的觀念其實早已深入人心,而沒有"立春"的年份,則意味著沒有陽氣,無陽則為孤陰,也就意味著不生,對於人來說,無陽,也就是無男相配,自然是不利於結婚生育的年份,所以也就被稱為了"寡婦年"。
其實,有無“立春”根本不會影響四季正常交替,更不會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寡婦年”是自然規律的正常現象,是人們一種迷信的說法。中國民俗學會農業民俗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彭金山曾說過,在古代的時候,由於人們對這些反常的現象無法理解,所以,就隻能用“寡婦年”這個說法來進行解釋。
寡婦年是指什麽??
首先給大家解釋下什麽叫盲年,民間以無“立春”,稱為“盲年”,以為結婚不吉。也就是指當年整個農曆年沒有立春稱為盲年,民間有的也叫“寡婦年”
曆法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有非常嚴密的體係,在漢朝的時候我國的基本的節日就已經形成了,後麵圍繞相應的農耕生產出現了相應的節氣。我國的二十四節氣無非就分為這幾類,反映四季變化的,比如春分、秋分;反映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比如小滿、芒種;反映天氣變化情況的,比如大寒、小寒的。不同類型的節氣,有著不同的風俗禮儀,一些節日也會去相應的節氣搭配。
寡婦年”其實就是按照不同曆法計算的結果,簡單來說以前我國在計算日期的時候隻有農曆,後麵為了配合整個世界的發展,開始利用雙曆,即農曆和陽曆都用。因為計算日期的方式不同,所以就會導致一些年份沒有立春,拿19年分析來看,19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但按照農曆來算,它的立春就恰好在18年12月30日,這就讓19年按照農曆來看缺少了立春。
一年四季之陽在春季,春天的時候萬物重新獲得生機,重新開始生長,有了立春才有春天的開始,所以19年就被人們稱為“無春年”。也有人把這樣的年份,叫做“黑年”,春天代表希望,沒有立春的年份,自然希望就不多,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寡婦年”,人們認為春天的陽氣最為充足,男性又代表陽剛之氣,無春則無陽剛之氣,所以人們認為在這樣的年份裏結婚,女性有可能會變成寡婦。
所謂的“兩頭無春”,其實也不是很準確,隻不過是按照不同的曆法計算的,所以會有差別了。“無春”並非真正沒有春天到來,而是曆法計算方式不同在作祟而已,至於提到的“無春年”、“寡婦年”、“黑年”等的不同說法,其實隻不過是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缺乏一些科學文化知識支撐,所提到的一些假象和猜測而已,實際並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