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的意思全解(《涼州詞》意思解釋)
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涼州詞的意思全解,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涼州詞的意思全解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涼州詞》古詩的意思是什麽?
- 2、涼州詞古詩意思
- 3、《涼州詞》意思解釋
《涼州詞》古詩的意思是什麽?
《涼州詞》古詩的意思如下:
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
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回?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翰的組詩作品,詩意境開闊,語言華美,節奏明快,富有浪漫氣息。
賞析
這首詩是詠邊塞將士的名篇。首聯描繪一幅“邊疆醉飲圖”,描繪了征人們在出征前開懷痛飲的場麵。喝的是葡萄美酒,舉的是夜光寶杯,奏的是悲壯的琵琶聲!
如此熱鬧、盛大的宴會和即將到來的作戰簡直讓人熱沸騰。戰士們開懷暢飲,忘記了戰爭的殘酷,隻有視死如歸的決心!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把橫屍沙場想象成“醉臥”,既然赴沙場就有為國捐軀的準備,兩句洋溢著樂觀如歸的英雄主義精神,道出了邊塞軍人的特有情感,是流傳不衰的名句。
涼州詞古詩意思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翰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渲染了出征前盛大華貴的酒筵以及戰士們痛快豪飲的場麵,表現了戰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曠達、奔放的思想感情。下麵就是我整理的涼州詞古詩意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涼州詞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注釋
1、夜光杯:一種白玉製成的杯子。
譯文
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
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
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
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回?
賞析
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麵。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麵,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三、四句極寫征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這兩句,蘅塘退士評曰:“作曠達語,倍覺悲痛。”曆來評注家也都以為悲涼感傷,厭惡征戰。清代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從內容看,無厭惡戎馬生涯之語,無哀歎生命不保之意,無非難征戰痛苦之情,謂是悲涼感傷,似乎勉強。施補華的話有其深度。千古名絕,眾論殊多,見仁見智,學人自悟。
王翰
王翰,唐代邊塞詩人。字子羽,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詩人。王翰這樣一個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於《全唐詩》的,僅有14首。聞一多先生《唐詩大係》定王翰生卒年為公元687至726年,並未提出確切的材料依據。
鑒賞評價
其一
詩人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奇麗耀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人們的眼前展現出五光十色、琳琅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使人驚喜,使人興奮,為全詩的抒情創造了氣氛,定下了基調。
第二句開頭的`“欲飲”二字,渲染出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誘人魅力,表現出將士們那種豪爽開朗的格。正在大家“欲飲”未得之時,樂隊奏起了琵琶,酒宴開始了,那急促歡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將士們舉杯痛飲,使已經熱烈的氣氛頓時沸騰起來。這句詩改變了七字句習用的音節,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強了它的感染力。這裏的“催字”,有人說是催出發,和下文似乎難以貫通。有人解釋為:催盡管催,飲還是照飲。這也不切合將士們豪放俊爽的精神狀態。“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聯想到“出發”,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琵琶馬上催”,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麵。
詩的三、四句是寫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過去曾有人認為這兩句“作曠達語,倍覺悲痛”。還有人說:“故作豪飲之詞,然悲感已極”。話雖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悲”字。後來更有用低沉、悲涼、感傷、反戰等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的,依據也是三四兩句,特別是末句。“古來征戰幾人回”,顯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清代施補華說這兩句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峴傭說詩》)之所以說“作悲傷語讀便淺”,是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歎。回過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麵: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後,便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麽,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見這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並不是什麽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境和格特征的“理由”。“醉臥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和豪華的筵席所顯示的熱烈氣氛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麵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宕的節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展現出的是一種激動和向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
也有人認為全詩抒發的是反戰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
評價
《唐詩絕句類選》:語意遠,乃得雋永。
《唐詩直解》:悲慨在“醉臥”二字。
《藝苑卮言》:“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用意工妙至此,可謂絕唱矣。惜為前二句所累,筋骨畢露,令人厭憎。“葡萄美酒”一絕,便是無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爾。
《增訂唐詩摘鈔》:詩意在末句,而以飲酒引之,沉痛語也。若以豪飲解之,則人人所知,非古人之意。
《而庵說唐詩》:此詩妙絕,無人不知,若非細細尋其金針,其妙亦不可得而見。若論頓挫,“葡萄美酒”一頓,“夜光杯”一頓,“欲飲”一頓,“琵琶馬上催”一頓,“醉臥沙場”一頓,“君莫笑”一頓,凡六頓,“古來征戰幾人回”則方挫去。夫頓處皆截,挫處皆連,頓多挫少,唐人得意乃在此。
《唐詩別裁》:故作豪飲曠達之詞,而悲感已極。楊仲弘論絕句,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發之,盛唐多與此合。
《詩法易簡錄》:“君莫笑”三字喝末句有力。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氣格俱勝,盛唐絕作。
其二
這首詩抒寫的是邊關將士夜聞笳聲而觸動思鄉之情。萬裏別家,多年不歸,有時不免思鄉,無論是見景還是聽聲,都容易勾起悠悠的鄉思。
詩的前兩句寫戰士們在邊關忍受苦寒,恨春風不度,轉而思念起故鄉明媚、燦爛的春色、春光來。後兩句極力渲染出了一種思鄉的氛圍:寒冷的夜晚萬籟俱寂,而笳聲的響起更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並且悲涼的笳聲吹奏的偏又是讓人傷懷別離的《折楊柳》,悠悠的笳聲在夜空回蕩,教戰士們的思鄉之意更加濃厚。
這首詩抓住了邊塞風光景物的一些特點,借其嚴寒春遲及胡笳聲聲來寫戰士們的心理活動,反映了邊關將士的生活狀況。詩風蒼涼悲壯,但並不低沉,以俠骨柔情為壯士之聲,這仍然是盛唐氣象的回響。
《涼州詞》意思解釋
《涼州詞》意思:即《涼州曲》,內容多描寫西北邊陲的風光及戰爭情景,其中以 王翰 和 王之渙 所作最為著名。
全文: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翻譯: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遊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裏,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全文賞析:
詩起於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戍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係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蹀座吹長笛,愁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係。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
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
以上就是涼州詞的意思全解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